非遗项目
高坑张圣君信俗于2013年列入漳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张圣君,或称法主公、张圣者、法天圣者。永泰月州人氏,张姓,名圣,又名慈观。史载,南宋绍兴九年,张圣君出生在永泰县嵩口镇。张圣君十六岁遇仙人点化入道,脱俗出家,云游四方,行医治病,广施神法,扶正祛邪,驱妖斩魔,除害灭祸,扬善惩恶,解民困厄,救民于水火,为世代民众所崇拜敬仰。张圣君拜师龙树医王,传授五雷天心法,赐得七星剑。又...
闽台抢孤习俗—保护单位:龙海闽南抢孤习俗文化交流协会闽台抢孤习俗于2017年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闽台抢孤习俗”所在地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畲族乡红星村大社自然村。抢孤在明、清期间就广泛流传。自明朝初年先祖举办王醮仪式抢孤活动以来,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泉州府志 风俗》、 清道光《厦门志 岁时》及《漳浦县志 民俗》都有抢孤的记载。此习俗目前在闽南地区传承和...
闽南传统螺旋藻井营造技艺保护单位漳州市立艺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闽南传统螺旋藻井营造技艺于2022年列入漳州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闽南传统螺旋藻井的营造和应用历史悠久。据《漳州府志》卷之四十古迹,有关于宫庙建造的诸多记载,宫庙建造兴于宋时期,经权威部门考究漳州地区现存最早的螺旋藻井为华安县南山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见藻井营造技艺在闽南地区传承已久。闽南传统螺旋藻井营造技...
漳绣之巧,几过苏杭根根分明的金丝银线之下勾勒出了老漳州人的多彩芳华……以针代笔小小漳绣,大有天地图|公众号:漳州文旅一双巧手数团金葱线便是手艺人的法宝图|公众号:旭盛线业有限公司、遇见漳绣穿针引线平绣、过桥、叠鳞……70余种绣法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图|公众号:漳州非遗以针织网,以线晕色构图新颖的半浮雕效果镶色合理,接色顺和有的飞上罗衣,点缀岁时节俗有的落入庙宇,成为漳州文化的守护神图|公众号:...
闽南传统螺旋藻井营造技艺—保护单位漳州市立艺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闽南传统螺旋藻井营造技艺于2022年列入漳州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闽南传统螺旋藻井的营造和应用历史悠久。据《漳州府志》卷之四十古迹,有关于宫庙建造的诸多记载,宫庙建造兴于宋时期,经权威部门考究漳州地区现存最早的螺旋藻井为华安县南山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见藻井营造技艺在闽南地区传承已久。闽南传统螺旋藻井营造...
戏剧头盔制作技艺—保护单位:龙海市榜山神品工艺加工场戏曲头盔制作技艺于2020年列入漳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戏曲头盔是中国传统戏剧演员扮演人物时头部所戴道具。明代曲学家王骥德之《曲律·论部色第三十七》载:“尝见元剧本,有于卷首列所用部色名目,并署其冠服、器械,曰某人冠某冠、服某衣、执某器,最详。然其所谓冠服、器械名色,今皆不可复识矣。”戏曲头盔随中国戏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龙...
漳州白皮饼是闽南知名传统糕点。原产地在漳州市平和县九峰镇。九峰镇位于闽粤边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明正德十三年(1518),平和建县,即设县治于此。时有曾姓族人在镇上老街开糕饼铺,与药铺相邻,萌发奇想,欲制作一种可供病人食用的糕点,几经探研,果有成效。因饼皮白,故名白皮饼。白皮饼制造技艺初时在曾姓族中世代相传。清初,开始冠以产地“九峰”之名,制造技艺陆续外传至县内各乡镇及周边诏安、南靖、芗城、...
卤面,堪称最普遍的漳州小吃。2018年7月,漳州卤面制作技艺被列入漳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卤面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情感和愿望,这是对全家幸福长寿的祈求,也是团圆的喜悦,乡情的抒发,就如老北京的豆汁,天津狗不理包子,这份记忆中的味道,沉淀进漳州人的灵魂,成为刻在心底最美好的画面。据口口相传,卤面的历史有一千多年,来自陈元光入闽开漳之时。《漳州府志》记载,唐总章二年(669),...
铁枝戏,源于宋代江浙之“快活三郎”,是我国傀儡艺术中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及艺术特征的一种艺术,它以“土偶饰为杂剧,隐绳暗处,引其机则转动如傀儡样”,民间俗谓“活灯”。诏安铁枝戏也称铁线戏,或是“皮猴戏”、“阳窗纸影戏”,是从纸影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表演方法与纸影、皮影相同,但是其偶型立体,偶身分量更重。结合了木偶与纸影的特点,形成一种特别的表演美学。铁枝戏的发展历程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和《...
海澄双糕润制作技艺—保护单位:龙海富裕来食品有限公司海澄双润糕制作技艺于2010年列入漳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海澄,古为月港。民间每逢岁时节日,婚庆喜事,莫不蒸制糯米糕粿,民间称之为“甜粿”,清乾隆版《海澄县志、卷十六坊里》载:“县口市南市在岐街,东市在新路口,西市在亭下街”,设在亭下街贞节坊旁有一家甜粿店,老板白祥,为人厚道,被亲切称为“祥哥”,手艺最高超,销路也最好,蒸...
4月5日晚19:3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清明特别节目《多情的土地》第二集:海丝上的木帆船在CCTV-3综艺频道播出,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漳州传统木帆船薯莨染帆技艺》、《漳州月港中国帆船营造法式》在节目中展现。主持人陈贝儿与民乐演奏家冯满天来到有百年历史的漳州月港造船厂,倾听航海爱好者许路对师父的思念之情,体验传承百年的木帆船营造技艺。
华安县位于漳州市北部,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素有“北溪明珠、生态名城”美誉。华安县也是祖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县份,台湾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在这里也保存得比较完整。高山族同胞能歌善舞,在重要的节日他们会穿上华丽的服饰,载歌载舞。其中服饰的绚丽多姿、秀丽和谐深为人们所喜爱。高山族服饰不但色彩鲜丽,而且形式多样,高山族传统服装式样有贯头衣、交领衣、胸衣、背心、长袖上衣、裙子等,而且各族群的男女十...
3月3日晚10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漳州古城的小桥流水畔,漳州木偶艺术展示馆和木偶艺术表演馆灯火通明,“凌波仙子”木偶在千年古城翩翩起舞。当晚,由市文旅局、市外办联合组织开设的“漳州非遗大师云讲坛”,向美国观众倾情演绎漳州木偶艺术。这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美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主办的第五期“文化外交倡议”之“和谐讲坛:中国文化系列大师班”系列活动。(照片中右侧为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
宋江九洲八卦阵威力强劲,紧密不松,阵势变化奇妙,规模宏大,很好地体现攻与守的较量,足以显现一个武馆的团结、拼搏、协作精神。宋江九洲八卦阵在漳州有四个堂号,在漳州芗城区有“朝元堂”、“朝鹤堂”和“威德堂”,龙海有“耀德堂”。其中位于龙海市角美镇沙坂村的“耀德堂”流传最为广泛,立旗号为“龙虎旗”。宋江九洲八卦阵分为三种阵法:第一种为二十四人小八卦,第二种为四十八人中八卦,第三种为一百零八人大八卦...
华安土楼民俗主要有生产、生活、礼仪以及岁时习俗。土楼居民崇尚传统伦理道德,在礼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无不呈现土楼乡土气息。土楼岁时风俗丰富多彩,场面宏大。华安土楼人家既保留了中古时期中原汉族民系传统,又融合了当地山区民俗的特征,从而在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伦理道德、宗族观念、民系意识、方言语音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数百年的传承中,起到了传播土楼文化,沟通感情,调剂生活和强健...
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日,云霄县下河乡内龙村民众都隆重举办三山国王迎神赛会民俗活动,欢度元宵佳节。两年一度的内龙村王都坂溪走溪习俗,一直是元宵节最具看点的节日祭祀民俗活动项目。走溪的终点是一座承载着内龙村悠久历史文化的单元式圆形建筑陶淑楼。三山国王走溪民俗形式古朴典雅,队形壮观,民间信仰氛围浓厚,参加人数众多,举办时间固定,祭祀方式独特,地方特色浓郁。内龙王都坂溪的自然环境,既能满足三山神爱好水...
大车鼓是流行于闽南、台湾一带的民间小戏,诙谐的戏曲演唱加上粗犷热烈、节奏欢快的舞蹈动作,使其成为一种广受群众欢迎的广场艺术。漳浦大车鼓也称车鼓弄或跳车鼓。其中有一戏曲《昭君出塞》的场面,由王昭君及六个汉宫女和老阿公、老阿婆、车夫、车鼓公及两个小丑共十三人表演。其风格独特,舞姿优美,表演形式诙谐风趣,悲喜分明,动静交融,场面壮观,军旅色彩浓厚。大车鼓是当地乡间群众文化活动中最热闹的节目,舞蹈伴...
诏安灯谜,历史悠久。清朝光绪年间,诏安就有黄开泰、林壬、马近光等谜家。民国时期,灯谜成为大众化民间文艺,制谜家有吴名世、林仲姚、沈澄江、沈少月、沈光等,谜风渐炽。清代以来,诏安灯谜逐步形成“扣字谨严、凝炼工巧、含浑典雅”的艺术特色,熔南北谜风于一炉,在谜坛独树一帜,讲究谜面遣词造句,力求富有文采,其流韵余风远及南洋,赢得好评。诏安谜作,以“会意别解”为主,兼有增损离合、假借、象形等其他手法二...
龙人古琴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后坊村内。占地1800亩,建设有斫琴坊、龙人书院、中式酒店、艺术家工作室等设施,集古琴文化传承、文化艺术传播、教育及学术研究、文化旅游、影视演艺等于一体。开创与践行当代“琴道”文化,通过古琴艺术传承、琴道研究与教育、古琴文化村运营等多元化实践,传承古琴经典文化艺术。古琴,从特殊的记谱方式到丰富的演奏技功,都体现出闽南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代表着闽南...
闽南筝和河南筝、山东筝、客家筝、潮州筝,武林筝是同源分流,都是出始于古老的秦筝,是中国古筝九大流派之一。这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的最突出特点是,以古筝做为主奏乐器,领头定拍,尤其在诏安县最为讲究。闽南筝传统技法主要分布于诏安县城内、北关等地。据老艺人忆述,诏安古乐原有乐曲四百至五百首。流传至现代,闽南筝演绎的曲目有《步步娇》、《蕉窗夜雨》、《百家春》、《出水莲》、《落水莲》等。闽南筝技法博大精深...
非遗传承人

02/27

2023

闽南木雕工艺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特别是“开面”工艺更是一绝。现存闽南木雕构件以明清居多,特别是庙宇、宗祠、家宅,如云霄县建于明代的莆美张氏祠堂群、威惠庙,清代的唐代家庙、云山书院等。闽南木雕极尽精致的雕刻工艺,在闽南民间工艺中极具代表性,它不仅包含了闽南文化的社会成份和观念成份,还反映了闽南文化的地域特征,是闽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一抹乡愁。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云霄县涌现出...

01/10

2023

2022年“5·19”中国旅游日期间,由张晓荣创作、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演出的竹马戏小品《群防群控定胜利》,又一次在金浦大地唱响,提醒人们早日接种疫苗、出游不忘防疫。这种结合戏曲元素的小节目,市民看了亲切,游客看了新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日没火烟,也要看竹马。”作为漳浦最具特色的地方曲艺之一,历经波折的竹马戏经过几代艺人的挖掘与传承,逐渐回归当地人的文艺生活中。唐戏遗音“...

01/10

2023

2022年年初,福建省政府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漳州共有18个项目入选,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六大类。漳州日安堂“正骨疗法”便位列其中。“祖辈传下来的技艺,能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感到很光荣。”日安堂“正骨疗法”第五代传承人花仍钦说。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的花仍钦花仍耀卫生室,在诊疗室内见到了花仍钦。他...

01/10

2023

2022年7月18日,芗城区民乐团赴厦门参加优秀民族乐团展演。展演中,以芗剧曲调为素材、具有漳州本土锦歌韵味的原创民乐曲目《芗韵》博得阵阵掌声。发源于漳州平原的锦歌,传唱千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乡音乡情,饱含乡土气息、博采山水清香,千年余音不绝的锦歌,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心声,也透着一个个时代的缩影。时至今日,锦歌依旧是漳州主要的民间曲艺之一。如何让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01/10

2023

“做的比说的好”是杨君炜给人的直观印象。在古城漳州木偶艺术展示馆一旁的小巷里,有一间不算大的工作间,把自己“埋”在雕刻板前的杨君炜,一刀一琢修刻着手中的木偶头。如果不主动与他搭话,怕是要埋头一直刻下去。“这是剧团新编木偶剧《闹海新传》里的哪吒,做最后的修整工作。”说话间,他的眼神始终不离掌中的木偶头,与“哪吒”的深情对视,倒让旁人显得略为“多余”。地上堆着樟木疙瘩,桌上摆着各种雕刻工具,部分...

01/06

2023

“哇!看,厝顶前排有‘双鲤戏珠’,后排有‘双龙抢珠’,配上‘五伦图’和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太漂亮了!”近日,在东山县前楼镇岱南村新扩建的一座妈祖庙,许多过路人驻足观赏着“厝顶上的好戏”,对省级“非遗”东山剪瓷雕第四代传承人孙丽强厝顶上的“绝活”赞不绝口。剪瓷雕在闽台地区乃至东南亚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那些极具闽南地方特色的仿古建筑或园林建筑中,少不了剪瓷雕的装饰。出身剪瓷雕世家、54岁的孙丽强...

01/03

2023

秋天的风轻轻吹过,几片枯黄的树叶缓缓落下,58岁的林仁凤坐在自家院子里,两只黄狗在边上安静地趴着,看着他用双手编织着竹篾。带红色图案文字的竹编小箕,精致的竹编篮子,还有漂亮竹盖······家里头,摆满了各种林仁凤做好的成品。这是林仁凤做竹编的第42个年头了,做了大半辈子的他,如今已是无法离开竹编了,他也成了长泰林墩仅剩的坚守竹编制作的手艺人。10月中旬,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

01/03

2023

2018年,漳州茶厂非遗项目“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获漳州市政府批准,厂长林燕腾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1980年,林燕腾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漳州茶厂工作。出于工作需要和兴趣,他觉得不懂茶叶就无法进行管理和销售。从走进茶厂那一刻起,他决定以能者为师,从零开始学习茶知识、茶制作。1981年,他跟着茶场收购组人员到漳浦景垅茶场,向安溪老师傅学习工艺最复杂的乌龙茶毛茶初制技艺,参与精制茶每道工序。当时上...

01/03

2023

六月的一个清晨,漳浦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秋日早早坐在工作台前,她握着剪刀全神贯注,一张普通的纸在她的手中逐渐显露出一幅生动的剪纸作品的雏形。此刻正在进行的是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中心开展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在国家级非遗抢救性记录摄制组的镜头前,陈秋日老师正在进行剪纸作品《乡情》的创作。《乡情》是陈秋日创作于2010年代的一幅重要作品,在漳浦县陈秋日剪纸...

12/23

2022

佛帽制作是闽南地区的一项传统技艺,作为这项技艺年轻一代的传承人,90后的林冠彬对它已经有了10几年的浸淫。在不到30平方米的小工作坊里,几十顶外形精美、工艺复杂的佛帽正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加冕礼,而这背后是这位90后小伙对技艺的探索和传承的坚守。(林冠彬)“我做这个佛帽从小时候到现在应该有十几年了,我从小学就对佛帽很感兴趣,到大学有条件了之后,我就上网搜索一些资料,买一些书籍来看。起初我觉得那...

12/23

2022

“哇,这些都是剪纸吗?真漂亮!”漳州古城修文西路一间不算大的工作室里,揣着好奇心探头张望或抬脚走进来的过往行人,常常在仔细环顾屋内四周后,驻立在门口,发出这种像是误打误撞后发现新大陆似的感叹。(黄孝敏在现场创作引得古城来往的市民驻足)“我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传统剪纸不仅可以是传统的、平面的、单色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彩色的、现代感的。剪纸跟我们生活是可以很贴近的。”黄孝敏停下手中的剪刀,语气里...

12/23

2022

一头简单清爽的短发,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叫简韦立,漳州市芗剧团“95后”芗剧演员,从事芗剧表演已近5年。“很多人问,你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会喜欢芗剧?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简韦立笑道:很多事冥冥之中也许就是缘分。简韦立和芗剧结缘很早,“那时父母工作忙,我是被奶奶带大的,从3岁有记忆开始,奶奶就常带着我去听她热爱的芗剧。奶奶总是一手牵着我,一手拿把椅子,吃完饭后就到村里的庙堂听芗剧,我就这么懵懵懂懂...

12/22

2022

今年来,由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创作演出的大型历史文化题材芗剧《一代相国蔡新》在福州市、漳州市漳浦县公演,赢得广泛好评。该剧获第28届福建省戏剧会演剧本征文一等奖、入选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22年度重点剧目。近期,该剧在漳州市人民剧场演出。(剧中的蔡新扮相)蔡新是漳浦人。《一代相国蔡新》由漳浦芗剧团创作演出最为合适。他们熟知蔡新的故事和历史,在言行举止的表演上更接近蔡新,具有纯...

12/22

2022

每周四下午,在漳州古城台湾路85号,都会有一群老艺人,演奏一种古老而优美的唐朝宫廷雅乐——南词。曾几何时,富有“霓裳之曲”之称的南词,用它富有诗情画意的美好曲调令一代漳州人沉醉其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南词在漳州渐渐的远去。而今,由于有了一代代传承人的坚持与守护,通过对南词古谱的抢救、发掘和演奏,才使得这一古老的民族音乐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传承之守业者传承道漫漫 躬身欲盼春满园(第七代漳州南词...

12/21

2022

12/21

2022

漳州木偶头雕刻起于晋,兴于唐,盛于明清,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祖传工艺、丰富而精美的性格化造型享誉世界,是中国木偶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其雕刻的类别主要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枝木偶等等。漳州木偶头以樟木为原料,经艺人精雕细琢而成,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工笔画精品。作者:徐竹初,摄影:孟承光在漳州的各种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中,衍自傀儡戏的木偶戏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漳州木偶头雕刻也由此不断传...
轮播多图

联系地址: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投稿邮箱:2178600549@qq.com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 Reserved,visitzz.com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  漳州广播电视报社广告部承办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版权所有: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漳州广播电视报社广告部 Copyright©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