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古村寨堡之旅133
发表时间:2023-12-29 08:29 古村寨堡之旅1:官陂凤山楼——秀篆龙潭楼——秀篆顶安拱北楼 特色餐馆:辉煌饭店 官陂凤山楼 诏安县官陂镇凤狮村凤山楼是闽南、闽西与粤东交界客家人典型的大型圆形土楼。凤山楼气势宏大、选址考究、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工艺巧妙,是客家土楼的典型代表,是目前诏安县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客家圆形土楼,具有重要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研究价值和明、清时期闽南客家人历史、文化、民俗研究价值。 龙潭土楼 龙潭楼位于秀篆镇陈龙村,始建于民国30年即公元1941年冬动工,先建后半圆部分,再见前半圆部分,截止1947年前后长达七年终于建成。该土楼堪称秀篆最大、诏安最佳的土楼。 该土楼直径74.2米,建筑面积4322平方米,共有52间房,三层框架模式,圆形、土木结构,坐北朝南,楼前有一池塘,每间屋设有上下两厅、天井,楼层屋崠坚固,人可行走整个楼顶,具有客家的凤韵,独特非凡,实为壮观。 楼内有两口水井,现存一口呈圆形,泉水清冽甘甜,可供全楼用水,从不紧缺。 顶安拱北楼 拱北楼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竣工于清乾隆丙辰年,牌匾上刻写的年号是“乾隆丙辰孟冬”,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分为3层、共20个单元。每个单元一户一个楼梯通二楼,属单元式结构。三楼则只有一个公共楼梯,设在大楼大门入口处右角,楼上有四面通行的回廊和22个房间。土楼的一、二楼属于各住户所有,三楼则属于公共所有——这种设计既考虑到公共的需求,也考虑到个人的隐私,是一座造型独特、结构精巧的土楼。 诏安客家风味小吃 诏安客家葱油饼 葱油饼是诏安客家官陂的是一款特色风小吃。其松香酥脆,葱香四溢,成为许多客家人孩提时美好的回忆。现在年轻一代的客家人,脑海总是保存着这样的情景:孩提时,守在油锅边,眼巴巴地看着葱油饼在锅里从白到黄,从黄到酥,到起锅晾油,然后迫不急待的边哈着气,边忍受着烫,把那香喷喷、美味可口的葱花油饼往嘴里塞。 官陂虾粄 官陂虾粄状如梭子,又称梭子粄。诏安官陂人民每逢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虾粄,因此虾粄成了官陂的传统美食。凡是媳妇生了男孩,就必须送虾粄到娘家,这是传统风俗。 官陂牛肠粄 牛肠粄是官陂传统风味凉点,也是夏天最适宜的美食快餐,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 主要原料是:上等大米、葱油、大蒜末。 制作工艺:先把大米磨成浆,蒸成粄皮,然后卷成牛肠大小的粄条,便可食用。食用时,把牛肠粄切成寸把长的卷块,用刀叉插卷块,沾蒜头油或大蒜末,吃起来清爽可口。官陂百姓赶圩时,时常把牛肠粄作为美味凉点食用。 官陂花生糖 据传花生糖的最早出现时间是在公元前475-221年的战国时候,由于当时各地都是战火纷纷,人人自危,一些有钱的人家为了生命安全,纷纷离乡,远离战火。在兵荒马乱的时期,为了携带方便,有钱的人家就将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熬煮过后,再切成不规则的小块,这就形成了花生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在12、13世纪,花生糖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官陂镇坊间制作花生糖的历史悠久,其制作出的花生糖松软酥脆,入口即化,香甜可口,是当地著名的佐茶糕点。
文章分类:
特色线路
|